唯优公文网 - hanzhu666.com 2024年12月26日 23:55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教育整顿 >

教育不平衡(全文)

作者: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2-11-18 11:06: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不平衡(全文),供大家参考。

教育不平衡(全文)

 

  浅谈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及对策 内容摘要:

 教育, 一个关系到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 在当代的中国, 教育自建国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 无论是教学的内容还是教学的师资力量,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教育体制是存在问题的, 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东西的不平衡, 城乡的不平衡等等。

 本文将就中国当前教育的不平衡和改善的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教育

  不平衡

 经济发展

 学校管理体制 正文: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我国的教育获得了空前发展, 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尤其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

 表现为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城市择校风盛行, 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

 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很多, 下面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思考。

 首先, 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我国义务教育投资和管理的主体是政府。

 近几年来, 许多地区为打造窗口学校、 示范学校, 对个别学校投入大量资金人力, 人为的造成学校差别, 这些高投入的重点学校又造成择校, 学校通过择校费和其他形式的收费又获得大量社会资源, 造成学校之间差异进一步扩大。

 重点学校由于在福利待遇上的优厚, 吸引了大量的名师, 一进一出, 造成重点学校与普通校师资力量差距越来越大。

 于是重点学校、 示范学校越办越好, 师资力量越来越雄厚, 也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所追捧和青睐。

 得到的优秀生源也越来越多。

 而普通学校却越办越弱, 师资流失, 生源减少。

 其次,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原因。

 我国区域广阔, 各地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富裕地区的教育投入要远远高于落后地区。

 客观上造成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因此要建立教育经费的省级统筹方式, 减少地区差异造成的教育发展不均衡。

 再次, 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也是目前的考试制度不完善的结果。

 目前, 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不健全, 产生了名校出高材生、 名企用名校生的片面认识和基本事实。求学者为了将来有个优越的生活环境, 办学者看重既得利益。

 国家的教育改革实施力度不深入和干预机制不完善, 使得不合理的需求有了市场运作的空间。

 另外, 各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差异, 也是造成义务教育不均衡的一个主要原因。

 各校由于发展历程不同, 办学理念不同, 校长管理方式不同, 造成了在管理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

 现

 在, 随着政府加大教育投入, 有些薄弱学校的教育资源也在不断完善, 有的学校也有了多媒体电教室等。但有是并没有真正利用起来。

 所以, 我们要建议优势学校合并薄弱学校。

 最后, 政府扶持的改制学校也是促使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的地方选取一所优质学校作为办学主体, 并配备优秀师资、 校舍、 设备等。

 再选中一家企业, 然后校企联合, 办成改制学校; 有的地方鼓励名校办民校, 甚至在名校中办校中校。

 这类学校对外声称都是民办或私立学校, 就可堂而皇之地向家长收取择校费; 可以公开大规模举行小升初选拔考试; 可以在节假日、星期天为学生补课, 收取补课费用等。

 而其他公办学校受到义务教育法规的限制, 不能涉及这些事情。

 于是择校现象愈演愈烈, 好老师、 好学生、 好资源都向改制校集中。

 这类学校既既享受了公办学校的财政拨款, 又收取了家长高额的择校费用。

 造成事实上的教育不公平。

 引起社会很大反响。

  下面, 我再来分析一下解决发展教育不均衡的对策。

  首先, 要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加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根本。

 1 .改变教育在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中的方式和权重:

 要解决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关键在于各级政府领导的转变观念, 能否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能否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政绩观。

 不要再把自己辖区内的升学率, 看做自己的政绩加以炫耀。

 义务教育不均衡不是没有方法, 要看国家和政府下的力度如何? 下级政府大都会以上级政府的考核目标为指挥棒, 如果上级政府把义务教育均衡性摆在优先考核的位置并严格执行, 或者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义务教育一定会均衡发展起来的。

 这就是所谓的利益趋向原则。

 2.确立均衡的义务教育投入机制。

 这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

 教育资源的投入应以学生数为标准, 而学生数的确立则应以学校的办学场地、 设施、 教师数等为基准。

 同一区域内的学校硬件设施基本相同, 同时要加强薄弱学校的硬件建设。

 还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缩小城乡 差别, 让农村学校有条件能发展起来、 提高农村地区、 边远地区办学条件和水平。

 3.建立省级统筹的教育经费保障方式。

 当下教育经费的管理是以县级为主的管理方式, 而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 这就决定了在义务教育投入上的不均衡性。

 所以, 应该建立省级统筹方式, 建立省级义务教育基金, 专款专用, 保证各地的均衡投入。

 同时要建立学校帐户制、 教师帐户制和学生帐户制。

 学校经费、教师工资、 学生经费直接由省级部门打到对应帐户, 避免层层截留和挪用。

 4.坚决取消重点校、 示范校等称号。

 同区域内学校管理体制统一, 不能分属市县两级管理。

 要取消所有重点学校和示范学校, 建立教育绩效评估制度。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一视同仁的对义务教育的均衡化投入,不能有区别。

 如财政拨款、 师资名额等。

 绝不允许有各种各样的重点学校的存在。

 5.实行集团化办学, 优势互补。

 让那些优秀学校合并薄弱学校, 实行集团化办学。

 或者让优秀学校代管薄弱学校。

 把被代管的学校作为优秀学校的教学点, 教师应该统一管理。

 再制定一些配套政策, 把那些

 流失的生源吸引回来。

 不具备条件实行集团办学的, 可以把优秀学校和薄弱学校结成对口支援学校, 实现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共同进步。

  其次, 要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 强化学校管理是重点。

  1 .建立合理的学校评价体系。

 目前, 社会评价学校好坏都在用升学率来衡量, 教育部门尽管一再强调不这样做, 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找到一个明确的标准来衡量。

 其实, 义务教育阶段, 衡量学校和教师好坏应当着重看学校和教师培养了多少的合格人才, 而不是看学校和教师培养了多少的升学人才。

 政府教育部门应该从政策上解决这个标准问题。

 2.严格控制班数和班额。

 限制每所学校招生班级和每班招生人数, 对突破规定班额, 任意招收学生的行为要进行处理。

 在管理上控制择校。

 让所谓的名校, 想招择校生也不能不敢招。

 3.实行集中办学机制。

 合理规划区域内学校布局, 把办学条件差, 生源差的一些学校有计划的合并,根据人口多少, 集中办几所教育资源基本相同的大学校。

 这既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又有利于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4.实行统一的招生政策。

 对所有学生按片区就学, 坚决不允许任何学校举行小升初招生选拔考试。

 一些所谓的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各所初中学校, 以使各校学生公平入学。

 严禁各校以各种形式抢夺生源。对外地学生, 不得收取择校, 同是国家公共资源, 不得人为设置障碍, 歧视学生。

 5.建立标准化的学校。

 教育行政部门应该规定一个标准化学校的要求, 包括场地、 设施 、 设备、 教师等资源配置的标准。

 如果区域内各校都标准化了, 教师无论身处哪所学校, 都能获得一样的条件和发展,学生无论在哪所学校都能获得良好的学习, 也就没择校的必要了。

  再次, 要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 教师是关键。

  1 .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教师实行轮流进修制度, 进修时间放在相对比较充裕的暑假, 甚至可采取在职脱产培训半年到一年的方式, 让培训教师真真正正学习一些东西。

 取消现行走过场、 劳民伤财且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所谓“继续教育”的培训。

 这种培训, 其实就是收费, 不管去没去, 也不管听没听, 只要缴了学费, 都能过关。

 这样加重了教师负担, 也没起到很好的效果。

 2.实行教师流动制度。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实现教师资源的有序流动, 打破少数所谓名校对优质教师资源的垄断, 逐步实现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做到校校有名师, 为根本上减缓择校现象奠定基础, 因为择校的本质是择师。

 教师和校长每三年到五年, 在政府的组织下实行随机派位, 决定这个老师在下一个三年在哪所学校工作。

 这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 在日本, 是没有择校热的, 各地学校的教育设施没有明显的区别。日本的教师相当于公务员, 是动态的。

 而在中国, 教师则基本处于静止状态的, 好的教师基本上在所谓名校, 而偏远地区则师资不足。

 在日本, 越艰苦的学校教师的待遇越高, 而在中国, 则是在名校的教师的收

 入更高!

 所以, 中国要想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及城市择校问题, 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 让教师流动起来, 加大对弱校的投入, 让学校均衡化, 让家长和学生无校可择!

 当然, 建立教师流动机制还要求建立相应的后勤保障机制, 逐步实现在交换区域内的教师待遇的统筹管理, 逐步消除交换区域内公立学校的教师待遇差距, 统筹管理教师的住房、 医疗保障等, 确保教师不因流动而利益受损。

 3.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要较大幅度的提高教师的薪酬水平是不现实的。

 但是, 应把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的政策尽快落到实处。

 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提高教师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教师的待遇, 让大学毕业生争着, 抢着象当公务员一样当老师, 到那时, 能当上老师的人大多都是优秀的, 还愁没有优秀的师源吗? 使教育真正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职业, 这样, 教师才会全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 也不会再出现补课等不正常的风气。

 4.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

 这样才能真正吸引到优秀的年轻人到农村中小学任教。

 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 经济地位提高了, 社会地位自然就提高了, 而不是现在的只有个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帽子, 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到农村本来就艰苦, 还要因为经济收入低而受到家人的不理解, 受到社会的歧视, 还有谁愿意全心搞好教育。

 应该确保农村教师的年收入高于城市教师, 让教师在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之间做选择, 这样, 可以有助于师资的均衡化。

 所以, 要将城市的中小骨干教师派到定点县的乡 、 镇、 村的学校从事基础教育, 并作为晋级、 晋职、 评优的条件, 并派相应的行政领导和学校领导到农村学校去挂职, 共谋教育的均衡发展。

 5.改变教师的评价机制。

 现在的基层学校, 分数和升学率基本上是教师评奖的唯一依据。

 至今还没有一种实用的、 比较公正的、 具有可操作性的、 大家比较认可的评价教师业绩的方法。

 我们的教育部门应该下大力气研究和探讨教育评价问题, 严格实行职称评聘分离和严格控制职数。

  总之, 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已经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

 义务教育应该作为社会公共产品, 免费向国民提供。

 政府有权利, 也有义务促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当然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需要几代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希望中国能早日实现教育平等, 教育公平这一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教育不平衡发展的影响和对策》

 皮小林 《德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一期 2.《从矿难看教育资源不平衡带给人的不平等》

 2009年2月23日09:47 来源:

 人民网―强国社区 3. 《教育发展不平衡现状之我见》

 2003年7月8日 00:21

 新浪科技 4.《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

 杜玉红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 版 (2000年1 月1 日)

 浅谈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 及对策

      中文系 084 班    30号   杨美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