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优公文网 - hanzhu666.com 2024年12月24日 08:46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党史学习 >

党史知识专题—红军长征与六盘山精神

作者: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2-11-14 17:24: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史知识专题—红军长征与六盘山精神,供大家参考。

党史知识专题—红军长征与六盘山精神

 

 党史知识专题——六盘山:

 红军长征从这里走向胜利

  论伟大的六盘山精神 六盘山精神源头

  秀丽的六盘山, 勤劳的人民, 勇敢朴实的人民, 是这一精神的见证者也是这一精神的伟大缔造者。

 六盘山, “峰高华岳三千丈, 险居秦关百二重” , 地处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上。

 纵贯宁夏南部, 它傲视西北黄土高原, 山势挺拨雄伟。

 峰峦秀翠, 古道艰险, 草木葱茏, 云海苍茫。

 悠久的历史, 独特的地域文化, 使得这片土地神奇而浪漫, 人民坚韧而笃定,自强不息, 宽厚仁德。

 千百年来生存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创造的六盘山精神, 概括起来就是自强不息,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就是胸怀目标、 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 就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是同心同德、 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怀。

 那浩大而深厚的文化, 那憾人心底的伟大精神力量正是沉淀在战国古长城残垣上 ,丝绸古道上的驼铃声声中。

 历代帝王印象, 征伐兵贼的旌旗猎猎, 崇山峻岭, 关隘处处,使得遍地豪杰。

 黄土高坡的凛冽的风, 巍峨屹立的六盘高峰, 欢畅的泾河水, 以及众多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遗迹, 见证了几千年来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还有生活在这方土地上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

 千百年来的生存苦难、 抗争意识、 心灵激荡和文化嬗变, 深藏于六盘山下回汉人民灵魂深处, 六盘山地区悠久的历史如同丰富浓厚的母性之血, 为六盘山精神的萌发孕育了生命源泉。

 六盘山历史悠久。

 其文化绵长可上溯至新时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 、 “半山马丁文化” 和“常山下层文化” 。

 古丝绸之路途经六盘, 传入了佛教文化、 伊斯兰文化。

 秦汉在此设郡, 郡治就在今固原县, 自唐以来此地就成为历代军事重镇。

 明清时, 这里是重要的牧场, 历史对这片土地的关注是显而易见的。

 而红军长征途经西海固, 翻越六盘山, 红军会师将台堡, 又使这里披上了神秘庄严的色彩。

  历史告诉我们, 这是一片文化积淀极其深厚的土地。

 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杂糅熏染使六盘山的人民既具有入世、 务实、 诚信的文化特点, 又具有坚韧、 粗犷、 勇武的人文品格。

 这和六盘山精神一脉相承。

 而关中文化和边塞文化的交流浸润, 成为这里的人民身上一层朴质而又慷慨的色彩。

 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势必在每一个生于斯长与斯的人民心灵深处打下永远难以磨灭的文化烙印, 也势必为六盘山精神的萌芽提供丰富的“主题资源、 道德资源、 情感资源与语言资源” , 必需留意的是, 历来的战争和自然环境的趋于恶劣, 使这里成为了“瘠苦甲天下” 的地方。

 这里的人们与生俱来的坚韧生存、 创造和抗争品格。

 六盘山地区的劳动群众, 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和特别的历史背景下, 创造了一整套生产、 生活、 精神的文化模式, 几千年来, 这种文化模式不断的得到“修订” 和完善, 最后凝固在这块黄土地上, 成为六盘山地区独特的文化风情景观。

 革命长征成为六盘山精神的又一深刻内涵

  1934 年 10 月,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高擎熊熊燃烧在华夏儿女心头的革命火炬, 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6 年 10 月, 历经千难万险的中国工农红军一、 二、 四方面军, 在会宁和将台堡胜利会师, 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

 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 实现了把党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从长江以南奠基于大西北、 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的战略任务, 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长征作为一部惊天地、 泣鬼神、 震山河、 撼心灵的英雄史诗, 是党率领红军将士以伟大精神力量谱写而成的千古绝唱。

 1935 年 10 月 7 日亲自登上万里长征最后一座主峰——六盘山主峰, 面对西部的高天白云, 清朗秋气,

  再凝望阵阵南飞的大雁, 毛主席一抒胸中情怀, 以闲远欢欣之气眺望又要开始的新的征战。

 在毛泽东所写的几首有关长征题材的诗中,

 只有这一首是大好心情从心田里汩汩奔流而出的, 没有半点悲烈之气。

 诗兴勃发的毛泽东, 抒怀高歌,一首气势豪迈的“长征谣” 就在六盘山巅极目远眺中吟成:

 “天高云淡, 望断南归雁,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日缚住苍龙? ” 。

 翻越六盘山即将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经受过千锤百炼的红军指战员, 已经变得无比坚强了。

 革命的前途, 民族的命运, 千重思绪, 万般感慨, 涌上毛泽东的心头。

 在这戎马倥偬中, 展望革命前景, 伟大的战略转移已经赢得了很大胜利。

 “长征谣” 的诗句展示了中央红军长征金戈铁马、 风雷激荡的雄姿。

 记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 的业绩,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反蒋抗日的决心。

  中国革命是在敌我力量异常悬殊、 物质条件极其薄弱的情况下进行的, 始终要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用自己特有的精神力量形成革命的优势。

 长征作为中国革命无比艰险的一个缩影, 它必然要成为党和红军的伟大精神力量最生动的写照。

 在人类战争史上, 红军长征是绝无仅有的神话般的伟大创举:

 历时最长, 从红一方面军实行战

 略转移, 到一、 二、 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千回百转两年时间; 行程最远, 纵横赣、 闽、粤、 湘、 桂、 黔、 滇、 川、 康、 青、 甘、 陕、 豫、 鄂 14 省, 穿越苗、 瑶、 壮、 侗、 布依、 土家、 纳西、 白、 彝、 藏、 羌、 回、 裕固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地区, 总行程 6. 5 万余里; 考验最为严峻, 天上每日有飞机侦察轰炸, 地上有敌军围追堵截, 途中还有自然环境造成的难以想像的无数艰难险阻; 战斗最为频繁, 先后打了 600 余次重要战役战斗,红一方面军长征途中有 100 天在打遭遇战, 先后突破四道封锁线, 击溃敌军 400 多个团;献身最为悲壮, 红军将士在衣食匮乏、 休憩无所、 伤亡不断的情势下, 翻过皑皑雪山,趟过滔滔急流, 走过茫茫草地, 以血肉之躯铺平通向胜利的道路。

 毫无疑问, 一条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 就是一条浸透热血的红飘带, 就是一条凝结革命意志和品格的红飘带。试想, 如果没有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 装备低劣、 缺衣少食的红军将士, 怎么能够战胜凶顽的反动军队, 怎么能够征服险恶的自然环境, 怎么能够从人们无法想像的艰难困苦中拼杀和奋斗出来?

 在“雄关漫道真如铁” 的长征途中, 党及其领导的红军队伍赖以谱写英雄史诗的伟大精神力量, 是激情与胆识、 勇气和智慧的完整统一。

 在中国革命史上, 甚至在世界军事史上, 都是前五古人, 后无来者的绝唱。

 这种百折不挠、 自强不息精神的便为六盘山精神增添了新的内涵。

 六盘山精神的生动表现形态

  伟大的人民必定拥有高尚的情操和伟大的精神, 而伟大的精神必将熏染和激励这里的人民。

 在六盘山精神的鼓舞下, 这里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

 克己奉公的金占林, 拥有不灭的红烛精神的冯志远, 税务干部模范王振举, 济学院里播洒母爱 15 载的丁晓莲, 诚实守信的张志福, 在他们的身上无一不体现出自强不息,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无一不蕴含着是同心同德、 患难与共的六盘精神。

 六盘山精神, 饱含着理想主义激情、 英雄主义气概、 集体主义精神、 乐观主义情怀。六盘山精神, 是“负重拼搏、 务实苦干、 团结协作、 开拓创新” 的宁夏精神的源头活水;“三硬” 作风、 “三苦” 精神、 彭阳精神等是六盘山精神的必要展开和延伸, 同时, 又是对六盘山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六盘山精神, 与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 西柏坡精神等, 一脉相承, 相互辉映, 相互补充, 相互融通。

 六盘山精神,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不到长城非好汉” 的六盘山精神成为激励宁夏和六盘山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 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 成为激励宁夏和六盘山人民不畏艰险、 披荆斩棘、艰苦创业、 敢于胜利的力量源泉。

 进入新世纪、 新阶段, 面对新形势、 新任务, 六盘山

 儿女如何全面继承和发扬光大六盘山精神, 为六盘山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并以此极大地激发宁夏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效能和现实意义。

 ( 作者:

 魏国营【 稿 源 】

 宁夏新闻网 2009-4-2)

相关文章:

Top